72D32A1C-7295-48B3-89E4-24C9B74ACCD1_副本.jpg

我不是眷村小孩

但從很多的戲劇、劇場、電影中

也感受到眷村濃濃的人情味

看著今年的眷村文化節

又有不同的感動

也讓我想起去年

在憲光二村體驗的「沉浸式劇場」

我們一家三口

走入時光隧道的回憶

到現在記憶猶新

因為那個眷村年代

每戶人家都像是自己的家

感情深厚、互助互信就像個大家庭

隨著時代演進

眷村雖然已經凋零

但獨有的風貌與懷舊感

讓許多眷村成了打卡熱點

我帶著瓜瓜走進眷村

也展開了屬於我們倆的感性對話

瓜仔:「媽咪,什麼是眷村?」

瓜媽:「七十年前啊!

為了讓軍人打仗沒有後顧之憂

政府照顧軍眷

把軍人跟他們的家人聚集起來

分配住在簡單的屋舍,就是眷村了⋯⋯」

DB2FA5DC-5B7D-488E-8F51-CD886503C8FC_副本.jpg

一家三口一邊聊天

一邊走進憲光二村

古早味的雜貨店

有許多的童玩、小零嘴

1950年代是小朋友最愛

現在一樣吸引小小孩的目光

瓜仔問我:

「什麼是賒帳,為什麼要賒帳?」

這真的是現在小孩很難想像的年代

我記得跟榮民榮眷基金會的人聊過

當年物資缺乏

大家日子都不好過

但眷村雜貨店的老闆

總是會在牆上掛個冊子

買什麼?欠多少?自己填

等到家中大人隔月領薪水

或是領到米、麵粉的時候

再去結清或是用米跟麵粉來折抵

最慢的話大年三十、除夕前

也會把錢還清

不過還是有生活清苦的榮眷還不出錢

但老闆不會逼債也不會催討

會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撕毀帳本

讓帳務一筆勾銷

讓沒錢的人也可以安心過年

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

這樣的人情味真的很令人嚮往

參與眷村文化節的活動

覺得很有意思

活動還有人物設定

有開雜貨店的「方伯」

手藝很好、很會做臘腸的「丁媽」

也有念北一女中的「雅君」

街頭巷尾親如家人

而來到眷村除了品味眷村文化之外

有媽媽味道的眷村美食,也值得品嚐!

31D7456F-E80A-4E7A-85A2-C4D063B6476E_副本.jpg

在眷村裡

我們也DIY涼拌綠豆涼粉

綠豆涼粉的材料:醬油、醋、麻油

蒜末、辣椒、小黃瓜

把這些材料加在一起

直接涼拌就完成了

很多眷村人吃進嘴裡、點滴在心頭

因為吃的是回憶、也是鄉愁

另外也品嚐用老麵發酵的槓子頭

邊做、邊吃,也邊聽故事⋯⋯

這也才知道

為什麼眷村美食有很多的麵食

主要是因為以前眷村

會配給米、鹽、油、麵粉

麵粉不容易壞

也有做出多種變化

所以麵粉

也成了眷村媽媽最愛的食材之一

因此有麵條、貓耳朵

還有麵疙瘩等等的眷村美味

跟榮民榮眷基金會的楊大哥聊天

他說:「麵疙瘩」這道菜

幾乎每個眷村媽媽都會做

為冰箱有什麼菜、有什麼肉

都能加進去一起煮

煮個一大鍋

全家就能飽餐一頓

因為一塊塊的麵疙瘩

吃進肚裡很有飽足感

不論是煮湯還是乾炒

都是眷村人難忘的回憶

現在大家可以回味

這些文化的精髓相當不容易

這是許多人共同努力推廣保存的結果

D85264F0-999E-434F-800E-1F382B06C9C2_副本.jpg

只是在眷村玩了一整天

瓜瓜有疑問?

「那現在這些眷村的軍人、榮民呢?」

這些榮民們雖然逐漸凋零

但他們都是犧牲奉獻的英雄

而他們也努力的把榮民文化

榮民精神傳承給下一代

這些眷村人、眷村事

還有眷村文化

都需要被保留、傳承

榮民榮眷基金會

積極與文化部共同合作

徵集「榮民與眷村主題」國家文化記憶庫

讓榮民文化得以數位化、永久保存

而除了努力保存文化

令人感動的事還包含

很多榮民省吃儉用

把省下來的錢

一百萬、二百萬、幾百萬的

捐給榮民榮眷基金會

讓基金會可以把小愛化成大愛

不但用在榮民、榮眷的急難求助上

他們也設立獎學金、獎勵榮民子女

更設立圓夢計畫

補助榮民子女出國進修

他們希望互助大愛的榮民精神

也能夠一直延續下去……

(1) 榮民榮眷基金會官網: https://www.vndf.org.tw/

(2) 榮民榮眷基金會FB粉專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NDF.ROC\

(3) 榮民榮眷基金會YT連結: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pwYPnXRsa0dHJdRtw6N2hA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瓜家親子遊 的頭像
    瓜家親子遊

    瓜家親子遊。主播徐敏華的小天地

    瓜家親子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